金地自在城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
发布时间:2019/11/4 15:15:14 作者:杨飞 浏览量:869次
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“以人为本,全面发展”的宗旨”,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,提高其使用率,发挥全员育人效益。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,以“人人健康、快乐体育”为教学理念,根据上级精神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,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,增强学生的体质,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,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、兴趣和爱好,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。
二、目标
1.创编学校集体操,在项目、时间、空间、形式、内容和结构上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活动,使学生乐于参加,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。
2.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,积极创新,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,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。
3.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,提高其使用率,发挥其育人效益。
三、组织机构
组长:秦金和(校长) 副组长:陆萍(副校长)叶书文(副校长)
范娟(副校长)
成员:陈旻(教导主任)、 戚荣波(安全办主任)、 陈富进(总务主任)、全体体育教师、各班主任
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管理,德育部负责对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评,戚荣波(安全办主任)负责具体组织实施,郭守菊(体育老师)负责校园集体舞的编创及每天大课间的广播音响控制。
四、组织形式及内容安排
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两节课后进行,时间为30分钟。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相应调整,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、身体素质练习、器械练习等内容。(详见春夏和秋冬大课间活动方案)。针对阴雨天气,我校安排室内大课间活动,详见室内课大课间活动方案。
五、活动保障
1.认真学习,转变观念,达成共识
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,组织老师认真学习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深刻反思自己,了解学生发展之需,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: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,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,在深化课程改革,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,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,确立合作、竞争、快乐、主动、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。
2.加强领导,保证时间,形成制度
以将快乐体育、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,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,并建立“日志周评月结”制度,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、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,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,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,不断提升活动水平。
3、全员参与,注重评价,强化激励
坚持学生全员参与,活动期间学生不准在教室,值日督查、年级、学生会要监督检查,班主任要全部跟班组织实施,确保活动安全。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,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,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,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,纳入年级、班主任、老师、学生系列考评中,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。
4、学校将“快乐大课间”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,科学安排作息时间。要求各级部门要结合实际,精心谋划,认真组织,确保安全,体现特色。
5、各班要广泛宣传,认真发动,积极鼓励学生自编、自创活动内容,自己制作活动器材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。
6、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“快乐大课间”活动,制定详细活动计划,将所有教师都融入活动中,有组织、有步骤地开展“快乐大课间”活动。要更新管理观念,注重过程指导,建立各年级的评价组织,把开展“快乐大课间”活动与推动新课程改革、落实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》结合起来,把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,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。
六、安全措施
1、运动负荷
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,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。在整个活动中,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,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,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,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,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。
2、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。
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,我校在大课间安排上,注重跑操热身,跑操时间一二年级达5分多钟,中高年级达6分多钟。
3、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场地、学校要求做好计划和活动内容。
4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要活动起来,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,班班有体育活动,学校有体育特色。
班主任、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所教班级的活动中,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。对活动不积极的班级给予适当处罚。
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
2019年8月

